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镂肤在词典中的解释
lòu

镂肤

拼音lòu fū

注音ㄌㄡˋ ㄈ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镂身;文身。《文选·左思<魏都赋>》:“或魋结而左言,或鏤肤而钻髮。” 吕延济 注:“鏤肤即文身者。”

基本含义

  • 形容批评、责备非常尖锐、刺痛人心。

详细解释

  • 镂肤是由“镂”和“肤”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镂,意为雕刻、刻画;肤,意为皮肤。镂肤形容言辞尖锐,如同刻在皮肤上一般,刺痛人心。

使用场景

  • 镂肤一词多用于描述言辞尖锐、批评刺痛人心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文章、演讲、评论等具有强烈批评性质的言辞。

故事起源

  • 镂肤的故事起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中,韩非子在战国时期为秦国效力,他曾经上书秦始皇,对秦始皇的错误政策进行了尖锐批评。他认为秦始皇过度追求权力,导致国家内外问题丛生。韩非子的言辞尖锐而批评性强,被形容为“言辞镂肤”。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镂”表示雕刻、刻画;宾语“肤”表示皮肤。

例句

  • 1. 他的批评之言如刀如剑,镂肤刻骨,让人难以接受。2. 这篇文章以镂肤的批评声名远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用刀在皮肤上雕刻,这种雕刻的痛苦感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韩非子的思想和他在秦国的政治地位,以及秦始皇的统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批评我的作文时,总是用镂肤的话语让我深刻反思。2. 初中生:他的讽刺演讲镂肤刻骨,让全场都感到震撼。3. 高中生:这篇社论以镂肤的批评揭露了政府的弊端。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选手们互相镂肤,力求找出对方的弱点。

拆字解意

镂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