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常伯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áng

常伯

拼音cháng bó

注音ㄔㄤˊ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周 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以从诸伯中选拔,故名。《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缀衣、虎賁。” 蔡沉 集传:“有牧民之长曰常伯。”后因以称皇帝的近臣,如侍中、散骑常侍等。《汉书·谷永传》:“戴金貂之饰、执常伯之职者,皆使学先王之道,知君臣之义。” 颜师古 注:“常伯,侍中也。” 晋 潘岳 《藉田赋》:“常伯陪乘,太僕秉轡。”

基本含义

  • 指常年担任某种职务或角色的人。

详细解释

  • 常伯是由“常”和“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常”表示常常、经常,指的是长期持续的意思;“伯”表示伯父,也可以泛指长辈或官职。常伯这个成语指的是担任某种职务或角色的人,表示此人一直担任着某个职务或角色,没有变动。

使用场景

  • 常伯一词常用于形容长期担任某种职务或角色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职位上的老手、资深人士或长期从事某个行业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故事起源

  • 常伯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卜式列传》。据说,卜式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曾被任命为齐国的宰相。他在职位上表现出色,深受君王的赏识和信任。后来,齐国发生了内乱,君王被迫离开国家。在君王离开期间,卜式一直担任着宰相的职务,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君王回国后,非常感激卜式的忠诚和才能,赞扬他是“常伯”。从此以后,“常伯”就成为了形容长期担任某种职务或角色的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常伯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二十年,是个真正的常伯。2. 这位老师在教育界有着丰富的经验,被誉为教育界的常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常伯这个角色相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一直穿着一身伯爵的服装,代表他长期担任伯爵的职务,因此被称为常伯。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长期担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关的成语,如常姓、常来常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数学老师已经教了我们三年了,他是我们班的常伯。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校长已经担任了十年,被大家称为教育界的常伯。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在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造诣,是该领域的常伯。4. 大学生:这位企业家一直在创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是创业界的常伯。

拆字解意

常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