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仪衡在词典中的解释
héng

仪衡

拼音yí héng

注音ㄧˊ ㄏ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测度衡量。 晋 阮籍 《东平赋》:“製规矩以仪衡兮,占我龟以观省。”
    (2).指观测仪器。 清 俞正爕 《癸巳类稿·盖地海论》:“日月所不照,阴阳所不至,日精所不及,仪衡所不测,皆为之説,虚诞无徵,是亦 邹子 瀛海之类也。”

基本含义

  • 指衡量事物的标准或准则。

详细解释

  • 仪衡源自《尚书·周书·仪衡》。仪衡是古代用来衡量物品重量的器具,也是衡量事物是否合乎标准的象征。成语“仪衡”比喻用来衡量事物的标准或准则,指判断事物是否符合规范或合理的标准。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事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或者指衡量事物是否合理、符合规范的标准。

故事起源

  • 成语“仪衡”源于《尚书·周书·仪衡》。《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文献,记载了周朝的历史和政务。其中的《周书》是一部详细记载周朝政务和礼仪的篇章,其中有关于仪衡的记载,形成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仪衡是一个名词作主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标准是我们衡量工作成果的仪衡。2. 在学术界,仪衡事实和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仪衡”。可以想象一个用来衡量事物的标尺,这个标尺就是仪衡,它用来衡量事物是否合乎标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衡量、标准相关的成语,如“权衡利弊”、“衡量轻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用仪衡的标准来评价我们的作业。2. 初中生:在比赛中,裁判要用仪衡来判断选手的表现是否符合规则。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仪衡录取的重要标准。4. 大学生:在科研领域,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是仪衡科研价值的重要指标。

拆字解意

仪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