逵径
拼音kuí jìng
注音ㄎㄨㄟˊ ㄐ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岔路。 清 孙诒让 《<札迻>序》:“逵径百出,多岐亡羊,非覃思精勘,深究本原,未易得其正也。”
基本含义
- 指直径、径直的道路。
详细解释
- 逵径是一个古代词语,形容道路笔直、直径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逵径多用于修辞,表示直接、径直的方式或方法。
使用场景
- 逵径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思维方式,表示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可以用于赞扬或批评某人的行为,也可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方式。
故事起源
- 《左传·闵公二十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逵夫的儿子逵师在修建道路时,希望道路笔直,于是不顾一切地砍伐树木,直至修成一条笔直的道路。这个故事中的逵师修筑的道路被称为“逵径”,后来逵径逐渐成为指直径、直接的意思。
成语结构
- 逵径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做事情总是逵径,没有拐弯抹角。2. 她毫不犹豫地逵径回答了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逵径与直径进行联想,因为逵径指的是直径、笔直的道路。可以想象自己走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这样可以帮助记忆逵径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逵径相关的成语,如“径直”、“直截了当”等,以丰富词汇量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走了一条逵径去找小朋友们玩。2.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走逵径,不要绕弯路。3.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选择了逵径答题,节省了很多时间。4. 高中生:为了达到目标,我们应该选择逵径,不要走弯路。5. 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勇敢地选择逵径,不要退缩。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