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惊忍怕
拼音dān jīng rěn pà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ān jīng rěn pà ㄉㄢ ㄐㄧㄥ ㄖㄣˇ ㄆㄚˋ
担惊忍怕(擔驚忍怕)
担心害怕。谓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亦作“ 担惊受恐 ”、“ 担惊受怕 ”。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一折:“早知道这般的担惊受恐,我可也图甚么衣紫拖朱。”《水浒传》第二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 欧阳予倩 《屏风后》:“担惊受怕的一晚,就是我生平最甜蜜的一天!”
基本含义
- 形容心情害怕、忧虑,承受着恐惧和压力。
详细解释
- 担忧、害怕的心情,内心忍受着恐惧和压力。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心情害怕、担忧,承受着恐惧和压力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书·霍光传》。当时,中国汉朝的皇帝刘恒生病了,太医刘庆给他开了一剂药方,但药方上的字写得很潦草,不容易辨认。刘庆担心皇帝会因为服用错误的药物而出现意外,心情非常担忧和害怕。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皇帝的宦官,希望他能够仔细辨认药方上的字,以免出错。这个故事中的“担惊忍怕”一词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构成的成语,前两个字表示担忧和害怕,后两个字表示忍受和承受。
例句
- 1. 他对考试成绩非常担惊忍怕,整天心情都很沉重。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勇敢面对,不要担惊忍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心情,感受担忧和害怕的情绪,然后再想象自己忍受和承受这种压力。通过情绪的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担惊忍怕的使用情景和含义。同时,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担惊忍怕地等待着考试成绩的公布。2. 初中生:面对新的学校环境,我感到担惊忍怕。3. 高中生:准备大学入学考试的时候,我整天都担惊忍怕,生怕考不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即将参加面试的时候,我心情担惊忍怕,生怕表现不好。5. 成年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会担惊忍怕,但我会努力克服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