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山长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ncháng

山长

拼音shān cháng

注音ㄕㄢ ㄔ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 唐 、 五代 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 唐 代刺史 孙丘 于 阆州 古 台山 置学舍,延 尹恭初 为山长; 五代 蒋维东 隐居 衡岳 ,受业者称 蒋 为山长。事见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十一。 宋 元 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 明 清 时改由地方聘请。 清 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 宋 范成大 《代儿童立春门贴诗》之三:“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櫟翁。” 元 吴养浩 《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诗:“雅有 岳山长 ,三年今在兹。”《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总办﹞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为办军装的事罣误了,制臺为他学问好,请他做个书院的山长,后来改了学堂,便充总办之职。”
    (2).隐者之称。《宋史·雷简夫传》:“ 简夫 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 宋 陆游 《遣兴》诗:“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

基本含义

  • 指山势高耸,形容山峰、山势高大。

详细解释

  • 山长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山峰或山势高大。它可以用来形容山的高耸、壮丽和峻峭,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品质高尚、气度非凡。

使用场景

  • 山长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自然风景中的高山,也可以用来赞美人的崇高品质。在写景、描写人物或赞美他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山长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山水诗中。古人常常用山峰的高耸来形容山势的壮丽,也用山的高大来比喻人的胸怀和气度。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演化出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形容词性成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这座山峰真是山长水远,让人看了心旷神怡。2. 他的胸怀如山长,气度非凡,令人敬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山的高耸、壮丽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将其与赞美人的崇高品质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以及其中常用的形容词性成语。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成语,丰富词汇储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山长水远,风景非常美丽。2. 初中生:他的胸怀如山长,气度非凡,是我们的榜样。3. 高中生:这座山峰山长又水远,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4. 大学生:在大山的怀抱中感受到了山长水远的壮丽景色,心情格外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