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发召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ào

发召

拼音fā zhào

注音ㄈㄚ ㄓ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征调。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计力与庸,俾无发召之役。” 宋 曾巩 《节相制》:“盖丁发召之期,则士就戎行而卿行於外。”

基本含义

  • 指发动、召集人们共同行动或参与某项活动。

详细解释

  • 发召源自古代军队的行动方式,指统帅发出令令人响应,集结起来行动的意思。现在泛指发动、召集人们共同行动或参与某项活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号召、动员群众,以及组织集体行动的场合。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襄公四年》:“请召诸侯发兵。”意为请求召集诸侯出兵。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泛指发动、召集人们共同行动或参与某项活动。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领导发召,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共同完成了这个项目。2. 这次活动需要大家发召,一起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发召”联想成一个号角的声音,表示发动、召集人们行动起来。可以通过想象号角的声音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发召相似的成语,如“发动群众”、“召集会议”等,以扩展对号召、动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召,大家一起参加运动会。2. 初中生:学校发召,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 高中生:学生会发召,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

拆字解意

发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