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簿领在词典中的解释
lǐng

簿领

拼音bù lǐng

注音ㄅㄨˋ ㄌㄧ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 滉 为人廉勤,精於簿领。”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 簿领书 ”。《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刘良 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基本含义

  • 指人的领子整齐而平直。

详细解释

  • 簿领是指人的领子整齐而平直,形容人的仪表整洁端庄。簿领一词来源于古代文人雅士的着装习惯,他们在穿戴时讲究整齐,特别注重领子的平直。后来,簿领成为形容人整洁、庄重的一种比喻。

使用场景

  • 簿领常用于形容人的仪表整洁、端庄,可以用来夸奖他人的穿着整齐、举止得体。

故事起源

  • 关于簿领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可以推测,古代文人雅士的着装习惯对于后来的人们有所影响,使得簿领成为形容人整洁、庄重的比喻。

成语结构

  • 簿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簿”和“领”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整理得整整齐齐,簿领一贯。2. 她穿着得体,簿领挺拔。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簿领这个成语:将“簿”字与“不”字相连,表示不凌乱,即整齐;将“领”字与“领导”相连,表示端庄,即仪表得体。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文人的着装习惯,了解更多关于簿领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校服衣领整齐得像簿领一样。2. 初中生:老师总是夸奖他穿着整齐,簿领一贯。3. 高中生:他的仪表端庄得像簿领一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参加面试时,要注意穿着整洁,簿领挺拔会给招聘官留下好印象。

拆字解意

簿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