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印
拼音táng yìn
注音ㄊㄤˊ ㄧ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宰相居政事堂所用的官印。 唐 韩愈 《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暂辞堂印执兵权,尽管诸公破贼年。” 唐 王建 《送裴相公上太原》诗:“还携堂印向 并州 ,将相兼权是 武侯 。”参见“ 堂老 ”。
(2).骰子掷双重四称为堂印。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饮酒家谓重四为堂印。” 清 郝懿行 《证俗文·赌博》:“堂印者重四,四者緋也。”
基本含义
- 指在文书或公文上盖的印章,表示公正、正式、有权威。
详细解释
- 堂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一种印章,用于表示公正、正式、有权威。在古代,堂印是官方机构或重要人物的专用印章,代表着权威和正式的身份。堂印通常由木质或石质材料制成,上面刻有姓名、职位或机构名称等信息。在文书或公文上盖上堂印,可以显示出对文书的认可和授权。
使用场景
- 堂印在古代常见于官方文件、公文、契约等重要文件上,以显示出文件的正式性和权威性。现代社会中,堂印仍然被用于一些正式场合,如合同、证书、公章等,以确保文件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故事起源
- 关于堂印的起源,没有明确的故事或传说。堂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源远流长,与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和文化传统有关。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社会,而具体的起源则已经无从考证。
成语结构
- 堂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堂”和“印”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这份合同盖上了公司的堂印,证明其合法性。2. 在官方文件上盖上堂印,可以增加其权威性和可信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堂印”这个成语:1. 将“堂”字与房屋的“堂”联系起来,想象在房屋的正厅上盖上一枚印章,表示正式和权威。2. 将“印”字与印章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印章上刻有“堂”字,代表着正式和权威。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印章文化的知识,包括不同种类的印章、印章的制作工艺、印章的使用方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我的作业上盖上了堂印,表示我做得很好。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班长可以在请假条上盖上堂印,证明请假的正式性。3. 高中生:在考试卷上盖上堂印,可以证明考试的合法性和权威性。4. 大学生:在论文上盖上导师的堂印,代表着导师对论文的认可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