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体吸虫
拼音liè tǐ xī chó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裂体吸虫liè tǐ xī chóng
裂体吸虫(Schistosome)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血管内,亦称血吸虫或住血吸虫。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即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其中以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详细解释
形态
1.日本血吸虫的形态
(1)成虫:雌雄异体,虫体呈圆柱形,外观似线虫(图10-48a)。口、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雄虫长 10-20mm,宽0.5-0.55mm,乳白色,背腹扁平,自腹吸盘以下虫体两侧向腹面卷曲,故虫体外观呈圆柱形,卷曲形成的沟槽称抱雌沟(gynecophoral canal)。雌虫圆柱形,前细后粗。虫体长12-28mm,宽0.1—0.3mm。腹吸盘不及雄虫的明显,因肠管内含较多的红细胞消化后残留的物质,故虫体呈灰褐色(图10-48b)。雌虫常居留于抱雌沟内,与雄虫呈合抱状态(图10-48c)。
1)消化系统:有口、食道、肠管。肠在腹吸盘后分为左右两支,延伸至虫体中部之后汇合成单一的盲管。
2)生殖系统:雄虫由睾丸、输出管、输精管和贮精囊、生殖孔组成。睾丸多为7个,呈串珠状排列(图10-48d)。雌虫生殖系统包括位于虫体中部,由卵巢、输卵管、卵黄腺、卵黄管、卵模、梅氏腺、子宫、生殖孔组成。
(2)虫卵:成熟虫卵大小平均为89μm×67μm,淡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薄均匀,无小盖,卵壳一侧有一小棘,表面常附有许多宿主组织残留物。卵壳内侧有一薄层的胚膜,内含一成熟的毛蚴,毛蚴和卵壳间常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油滴状毛蚴分泌物(图10-49a,b,c)。
(3)毛蚴从卵内孵出的毛蚴游动时呈长椭圆形,静止或固定后呈梨形平均大小为99×35μm。周身被有纤毛。前端有一锥形的顶突(亦称钻孔腺),体内前部中央有一顶腺,顶腺两侧各有一个侧腺。
(4)尾蚴:血吸虫的尾蚴属叉尾型(图10-51),长约280-360μm,分体部和尾部,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
(5)童虫(图10-52):尾蚴钻入宿主皮肤时脱去尾部,进入血流,在体内移行直至到达寄生部位,在发育为成虫之前均被称为童虫(schistosomulum)。
2.其他6种人体血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区别
曼氏血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如图10-53a,b,c,10-54。
埃及血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如图10-55a,b,10-56。
生活史: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和成虫等阶段(图10-57a,b)。终宿主为人或其他多种哺乳类动物,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图10-58,59)。
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产卵于肠粘膜下层静脉末梢内。一部分虫卵循门静脉系统流至肝门静脉并沉积在肝组织内,另一部分虫卵经肠壁进入肠腔,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卵,沉积在肝、肠等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钙化。
排出体外的虫卵必须入水才能进一步发育。入水后,卵内的毛蚴孵出,钻入钉螺体内,再经过母胞蚴、子胞蚴发育成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并常在水的表层游动,当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与含尾蚴的水(疫水)接触时,尾蚴迅速钻入宿主皮肤,脱去尾部后,转化为童虫。
穿入静脉或淋巴管的童虫随血流或淋巴液到右心、肺、再到左心,运送到全身。胃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内的童虫可再穿入小静脉随血流进入肝内门静脉,虫体在此停留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雌、雄合抱移行至肠系膜静脉,并在此发育至完全成熟,交配,大约在感染后5周开始产卵。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对自己的团队或团体造成了伤害,类似于“损人利己”。
详细解释
- 裂体吸虫比喻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背叛团队或团体,不顾他人的利益,造成团队的分裂和伤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某个人对团队、组织或集体的背叛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伤害他人。
故事起源
- 裂体吸虫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吸虫饮血》。故事讲述了一只吸虫潜伏在一只乌龟的体内,通过吸取乌龟的血液来滋养自己。当乌龟发现了吸虫的存在后,它用力合拢甲壳,将吸虫裂成两半,从而摆脱了吸虫的侵害。这个故事形象地比喻了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对团队造成伤害。
成语结构
- 裂体吸虫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裂体”和“吸虫”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背叛了团队,真是个裂体吸虫。2. 这个经理为了自己的晋升,不惜裂体吸虫,伤害了许多员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裂体吸虫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吸虫潜伏在一个人的体内,但当这个人意识到吸虫的存在后,他将自己分成两半,从而将吸虫裂开,摆脱了它的侵害。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背叛、自私行为相关的成语,如“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自己的好处不顾别人的感受,真是个裂体吸虫。2. 初中生:班里有个同学为了考试作弊,竟然出卖了其他同学,真是个裂体吸虫。3. 高中生:他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地伤害了团队,真是个裂体吸虫。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前总经理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了公司,真是个裂体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