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国防在词典中的解释
guófáng

国防

拼音guó fáng

注音ㄍㄨㄛˊ ㄈ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一个国家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防备外来侵略,而拥有的人力、物力、以及和军事有关的一切设施。
    [构成]
    偏正式:国(防
    [例句]
    国防建设。(作定语)

反义词

  • 民防

英文翻译

  • 1.national defense

详细解释

  • ◎ 国防 guófáng
    [national defence] 古人视礼义为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防止逾越,称为国防。今日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后汉书·孔融传》
    加强国防建设
    (1).古代认为礼仪事关国体,必须严明,谨防僭越,故称。《后汉书·孔融传》:“窃闻领 荆州 牧 刘表 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天地,拟仪社稷……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
    (2).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所采取的军事及其它方面的防御措施。《宾退录》卷二引 宋 张载 解《诗·卷耳》:“闺閫诚难与国防,默嗟徒御困高冈。” 梁启超 《新民说》十四:“若无国防,则国难屡起,民将不得安其业。”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三:“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基本含义

  • 形容坚固不可攻破。

详细解释

  • 固若金汤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坚固不可攻破。金汤是古代锻炼兵器的一种方法,经过多次锻炼,铁器变得坚固无比。固若金汤的意思是比喻坚固得像金汤一样,无法被攻破。

使用场景

  • 固若金汤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城墙、防线、防御工事等坚固不可破的防御体系。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坚定,不容易被动摇。

故事起源

  • 《后汉书·马援传》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马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他曾经在西域服役时,被敌人围困在城中。他的部下建议他投降,但他坚决不从,说:“我所守之地,固若金汤,敌人无法攻破。”最终,敌人无法攻破城池,马援成功守住了阵地。

成语结构

  • 固若金汤由四个汉字组成,属于主谓结构,其中“固若”是形容词短语,意为“坚固不可破”,“金汤”是宾语,用来形容事物坚固。

例句

  • 1. 这座城市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敌人根本无法攻破。2. 他的意志像固若金汤一样坚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固若金汤与坚固不可破的事物进行联系,如城墙、坚硬的金属等,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国防相关的成语,如铁壁铜墙、水泄不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习固若金汤的精神,勇敢面对困难。2. 初中生:这座城市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任何敌人都无法攻破。3. 高中生:面对挑战,我们要像固若金汤一样坚定不移,不被困难所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