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角
拼音yì jiǎo
注音ㄧˋ ㄐㄧ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假角。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题目上不直书‘打落水狗’者,乃为回避触目起见,即并不一定要在头上强装‘义角’之意。”
基本含义
- 义正辞严、忠诚坚定。
详细解释
- 义角指的是人们在面对正义与非正义之间,坚守正义、秉持真理、表达真实立场的行为。这个成语形容人言行正直,坚持原则,不为私利所动,表达出对正义的追求和维护。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对于公正、正义的坚守和表达,尤其是在面对不公平、不正义的情况下。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据说,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刘桢的大臣,他在一次宴会上听到皇帝曹操提出了错误的观点。刘桢勇敢地站出来,义正辞严地批评了曹操的错误观点。曹操被他的勇气和正直所感动,没有怪罪他,反而对他表示赞赏。后来,这个故事传开,人们用“义角”来形容刘桢那种勇于表达真实立场的精神。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在法庭上义角发言,为被告辩护。2. 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她义角直言,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义角”与“义正辞严”联系起来,因为义角的行为就是以正义和真实为基础,坚持原则,表达真实立场。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正义、坚守原则相关的成语,如“忠诚义气”、“忠贞不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会像小红帽一样义角地对待朋友,不欺负他们。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学生代表,我会义角地维护同学们的权益。3. 高中生:面对社会的不公平,我们应该义角发声,争取公正的待遇。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义角直言,为社会正义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