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
拼音ná niē
注音ㄣㄚˊ ㄋㄧㄝ
繁体
基本解释
◎ 拿捏 nániē
(1) [be affectedly bashful] 〈方〉∶故作稳重
拿捏身分
(2) [create difficulties]∶故意刁难
拿捏人
详细解释
(1).要挟;刁难。《西游记》第四三回:“他又在我海内遇着你的差人,夺了请帖,径入水晶宫,拿捏我父子们,有结连妖邪、抢夺人口之罪。”《老残游记》第十四回:“你老早起一喊,倘若被他们知道这个意思,他一定把 环妹妹 藏到乡下去,再讲盘子,那就受他拿捏了。” 冰心 《关于女人·张嫂》:“他们真会拿捏人,他以为这里就没有人挑水了!我自己下山去找!”
(2).故作姿态。《醒世姻缘传》第四回:“头一遭叫是初相识,第二遍相会便是旧相识了, 晁大舍 也不似昨日拿捏官腔。”《红楼梦》第八四回:“ 寳玉 答应了个是,只得拿捏着,慢慢的退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七章:“这样, 牛启东 就不会拿捏着不肯来了。”
基本含义
- 准确掌握、把握好。
详细解释
- 拿捏指准确地掌握、把握好,形容处理事情得当、恰到好处。
使用场景
- 拿捏多用于形容处理事情的技巧、能力、态度等。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处理复杂问题、把握时机、掌握度量等方面的能力。
故事起源
- 拿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的《二十四友志》中,原文为“拿糠拣米”,意为拣糠挑米。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掌握好、把握准,用来形容处理事情得当、恰到好处。
成语结构
- 拿捏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拿”表示抓取、拿住,第二个字“捏”表示用手指捏住。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准确掌握、把握好。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能够拿捏得很好,很少出错。2. 这个项目的进度他一直都能够拿捏得很准确。3. 他懂得拿捏分寸,不会过分要求别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拿”字与“捏”字的形状联想起来,想象自己用手拿住东西,然后用手指捏住,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把握时机”、“抓住机会”等。同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拿捏的用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游戏中拿捏好时机,赢得了比赛。2. 初中生:老师讲解的知识,我能够拿捏得很准确。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我要拿捏好学习和休息的平衡。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要善于拿捏话题和表达方式。5. 成年人:做事情要拿捏分寸,不要过分要求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