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网综合症
拼音shǒujī shàngwǎng zònghé zhè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手机上网综合症,大力使用手机上网功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每隔几分钟就会摸摸手机,看看QQ留言,玩电脑的时间变少了,改玩起手机来,吃饭、走路都“手不离机”,这种已经严重依赖手机上网具备手机网瘾的群体被称患有手机上网依赖症。
详细解释
数据调查
大力使用手机上网功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在某个用户群主要为大学生的SNS社区中,一份关于手机上网的调查有219人参与,其中所有人都有过手机上网的经历,平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1~5个小时,每月能用完30M上网流量的有17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0%。
2010年7月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网民71.2%集中于10~29岁的青少年群体,其中最多用途的是手机即时通信,搜索信息和社交网站也占了大部分。
大力使用手机上网功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在某个用户群主要为大学生的SNS社区中,一份关于手机上网的调查有219人参与,其中所有人都有过手机上网的经历,平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1~5个小时,每月能用完30M上网流量的有17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0%。
2010年7月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网民71.2%集中于10~29岁的青少年群体,其中最多用途的是手机即时通信,搜索信息和社交网站也占了大部分。
症状
现在的手机一般具有强大的WAP网络功能,除了登录QQ之外,还可以登录人人网、豆瓣、博客、贴吧。很多学生在上课时或者无聊但没有电脑在身边的时候就随手打开手机登陆一下WAP。慢慢地,每天用手机上网的频率竟然超过了电话短信。
有的学生表示上网早就成了手机的主要功能,有时候一天也没有电话和短信,但基本上从早上醒来一直到晚上睡觉,手机网络一直连接着。可以用电脑的时候才不会用手机,但用电脑的时候不是很多。
大部分学生玩电脑的时间变少了,改玩起手机来,吃饭、走路都“手不离机”。
手机上网综合症的患者现在手里只要一没手机就会觉得空落落的,做事情也不能集中精神。一块手机电池只能用一天,所以得随身再带一块备用。
原因
方便和价格便宜是大学生用手机上网的主要原因。
90%以上的人认为手机上网的首要原因是方便,不能带电脑的时候用手机就能搞定。 除了方便,价格优惠也是学生用手机上网的重要因素。某学生算了一笔账:“自己没电脑,想要上网聊天就必须得去网吧,一小时3元左右,按3个小时计算,就得约10元钱。而如果用手机挂QQ,办理包月,一个月5元送30M的流量,就算一天24小时在线,也不过用掉几M流量。从这个月开始,我每天都用手机上QQ,每天都在4个小时以上,到月底也才用了23M的流量,比起去网吧,实在很划算。”
电信运营商为了吸引这些消费生力军,提供了不同的优惠资费套餐,半数的学生选择了5元30M流量包,“基本够用,不过月底要省着点。”但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手机网虫”表示“10元80M也不够用,外加3元150M闲时流量套餐才差不多”。大家普遍表示,随着手机网络应用的拓展,流量包越来越不够用了。
据中国移动通信10086的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地区学生手机业务量占到了60%以上,多是办理动感地带学生套餐业务。包月价格低、套餐业务内容丰富是吸引学生族消费的主要原因。由于学生族话费量不是很多,所以开通手机辅助功能,成为时下不少学生的一大爱好。
隐患
手机上网让学生享受到“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冲浪”的便捷和愉悦,却给大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甚至课堂上会偶尔传出“嘀嘀嘀”的消息提示声音。“年轻老师们说这是手机QQ的声音,大家都发现这段时间学生们上课玩手机的越来越多了,很多都是在上网聊天。”
早在今年2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2009》表明,网瘾青少年中60.4%使用过手机上网。有关专家分析,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便利,手机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手机上网有可能会成为青少年网瘾的一个新动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网民总数的65.9%。其中,网瘾青少年更多地尝试过使用手机上网。在使用手机上网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比例为16.2%,他们平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都超过半小时。在使用手机“玩网络游戏”和“玩单机游戏”方面,网瘾青少年的比例也远高于非网瘾青少年。
更有甚者,一位在山西上学的姓陈的同学说,考试时用手机上网作弊的事情也发生过,“好多同学偷偷拿出手机在网上搜索问题的答案。手机太容易藏起来,老师很难发现。”
基本含义
- 指过度使用手机上网,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忽视现实生活的现象。
详细解释
- 手机上网综合症是由“手机”、“上网”和“综合症”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手机”指的是移动电话,可用于上网;“上网”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浏览网页、使用社交媒体等活动;“综合症”指的是一种病症或病态的表现。因此,“手机上网综合症”指的是人们过度使用手机上网,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忽视现实生活的现象。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整天沉浸在手机上网中,忽视身边人和事物的人。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许多人都可能患上手机上网综合症。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提醒人们要注意适度使用手机上网,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平衡。
故事起源
- 手机上网综合症是一个比较新的成语,起源于中国社交媒体的使用。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迷于手机上网,导致忽视了现实生活。这个成语的出现是对这种现象的警示和提醒。
成语结构
- 手机上网综合症由四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整天沉迷于手机上网,已经患上了手机上网综合症。2. 我们应该警惕手机上网综合症的发生,努力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平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手机上网综合症的四个字拆分开来记忆,首先记住手机、上网和综合症这三个词的意思和发音,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手机上网综合症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手机上网综合症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和互联网,以及如何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平衡。你还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手机依赖症”和“网络成瘾”,以增加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妹妹整天沉迷于手机上网,已经患上了手机上网综合症。2. 初中生:我觉得手机上网综合症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适度使用手机。3. 高中生:我有时候也会陷入手机上网综合症,但我会努力控制自己,不让它影响我的学习和生活。4. 大学生:手机上网综合症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常见,我们需要相互提醒和帮助,以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