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貉同丘在词典中的解释
tóngqiū

貉同丘

拼音mò tóng qiū

注音ㄇㄛˋ ㄊㄨㄙˊ ㄑㄧㄡ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貉一丘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思想、行为等相同,没有什么差异。

详细解释

  • 成语“貉同丘”源自于《荀子·劝学》:“貉无足虎皮之毛,人无完人之行。”意为“貉的皮毛无法与虎相比,人的行为也难以完全如同圣人。”形容人们思想、行为等相同,没有什么差异。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思想、行为相似,缺乏独特性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人们缺乏个性,没有自己的主见。

故事起源

  • 《荀子·劝学》中的这句话是荀子对学习的一种劝诫。他认为人类的智慧是有限的,不可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因此人们的思想、行为难以与圣人完全一致。

成语结构

  • 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结构。

例句

  • 1. 这些学生的思想观念貉同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2.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的意见都貉同丘,没有什么创新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貉同丘”与“毛同状”进行联想,毛同状表示相同的外貌,而“貉同丘”表示相同的思想、行为。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思想、行为相关的成语,如“人云亦云”、“蜂拥而至”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同学们的爱好都貉同丘,都喜欢踢足球。2. 初中生:同学们的学习方法貉同丘,都喜欢背书。3. 高中生:同学们的选课意见貉同丘,都喜欢选择文科课程。以上是关于“貉同丘”成语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貉同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