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和民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

和民

拼音hé mín

注音ㄏㄜˊ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使民和顺安定。《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国语·周语中》:“宣所以教施也,惠所以和民也。”
    (2).与民和洽。《国语·周语下》:“﹝ 黎苗 之王﹞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
    与民和洽。《国语·周语下》:“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龢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

基本含义

  • 和谐民众,指社会安定、人民和睦相处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和民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和”和“民”两个字组成。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社会和谐、人民和睦相处的状态。和民强调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民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和民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社会和谐、人民关系融洽的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之间和睦相处,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体或家庭的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和民来表达对社会和谐、人民和睦相处的向往和期望。

故事起源

  • 和民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是出自《左传·僖公十二年》:“民和而不同,和以有礼。”故事中的“和”是指人民之间和睦相处,“民”是指人民。这句话强调了人民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和睦相处的原则是要有礼貌。

成语结构

  • 和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和”是形容词,表示和谐、融洽的意思;“民”是名词,表示人民。

例句

  • 1. 这个国家的和民状况非常好,人民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帮助。2. 我们班级的同学之间和民相处,没有争吵和冲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和”字和“民”字的形状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和”字的两个横杠代表两个人,而“民”字的上面一横代表人民,下面的两个竖杠代表人民之间的和睦相处。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形象化的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和民相关的成语,如“和睦相处”、“和乐融融”等,以扩大对和民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同学之间和民相处,没有争吵和冲突。2. 初中生:我希望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和民的状态,人民之间和睦相处。3. 高中生:和民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只有人民之间和睦相处,社会才能更加繁荣。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实现社会的和民状况贡献自己的力量。

拆字解意

和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