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邪僻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é

邪僻

拼音xié pì

注音ㄒㄧㄝ ˊ ㄆ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邪辟 ”。1.乖谬不正。《管子·正世》:“夫民贪行躁,而诛罚轻,罪过不发,则是长淫乱而便邪僻也。” 汉 贾谊 《新书·容经》:“谚曰:‘君子重袭,小人无由入;正人十倍,邪辟无由来。’”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廉耻篤於家閭,邪僻销於胸怀。” 宋 苏辙 《私试进士策问》:“身蹈於礼而耳属於乐,如此而后邪辟不至。”《红楼梦》第一百回:“ 薛蝌 见这话越发邪僻了,打算着要走。”
    (2).品行不端的人。《晏子春秋·谏上七》:“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周书·皇后传序》:“至於邪僻既进,法度莫修,冶容迷其主心,私謁蠹其朝政,则风化凌替,而宗社不守矣。”

反义词

  • 正大、刚直

英文翻译

  • 1.【医】pathogen;pathogenic factors

基本含义

  • 指心思歪曲,思想偏执,不正常。

详细解释

  • 邪僻是由“邪”和“僻”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邪指歪曲、不正常,僻指偏离常规、偏执。邪僻形容一个人的心思思想歪曲,偏离常理,思维偏执,不正常。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想或行为不正常,思维偏执,违背常理。可以用于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描述。

故事起源

  • 邪僻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王敦传》中,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当时,王敦是一位权臣,他的思想偏执,行事邪恶,因此被人们称为“邪僻”。这个故事成为了邪僻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邪僻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任何连接词。

例句

  • 1. 他的观点非常邪僻,完全违背常理。2. 这个人思维太邪僻了,无法与他进行理性的交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邪”字和“僻”字的形状联想起来,形状歪曲、偏离常规,代表着邪僻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邪僻”相关的成语,如“邪门歪道”、“邪不压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想法太邪僻了,不像我们平时学到的正常思维。2. 初中生:这个人的行为真是太邪僻了,完全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3. 高中生:他的观点太邪僻,无法与他进行理性的讨论。4. 大学生:在学术领域中,我们需要开放的思维,而不是邪僻的观点。

拆字解意

邪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