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颢颢在词典中的解释
hàohào

颢颢

拼音hào hào

注音ㄏㄠˋ ㄏ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洁白有光貌。《楚辞·大招》:“天白顥顥,寒凝凝只。” 王逸 注:“顥顥,光貌。” 洪兴祖 补注:“《説文》:白貌。”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惟秋色之顥顥,心结縎兮悲起。” 清 钱谦益 《陈孺人钱氏墓志铭》:“卜葬祖塋唯墨食,霜天顥顥寒凝凝。”
    (2).光明博大貌。 唐 陈子昂 《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圣人顥顥,其汲也教。” 宋 王安石 《诏免南郊陪位谢表》:“螻蚁惓惓,上干旒扆,云天顥顥,下賁丘园。”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端庄大方。

详细解释

  • 颢颢一词源自《诗经·鲁颂·绵》:“颢颢如临深渊,犹及四支。”意为像站在深渊边上一样恭敬庄重,连四肢都有所动摇。后来,这个词演变为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端庄大方。

使用场景

  • 颢颢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仪态端庄、举止得体,多用于正式场合或对长辈、尊贵的人物进行褒奖。

故事起源

  • 《诗经·鲁颂·绵》中的这句话描写了一位君王的庄重仪态,后来这句诗被用来形容人的仪态端庄大方。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穿着一身整洁的西装,举止颢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位老师言谈举止颢颢,深受学生们的尊敬。

记忆技巧

  • 将“颢颢”与“好好”联想在一起,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是人们常常听到的鼓励和期望,而颢颢则是对人们仪态端庄、举止得体的褒奖。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形容人的仪态或举止的成语,如“举止端庄”、“仪态万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颢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安静下来了。2. 初中生:他的仪表一直很好,举止颢颢,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3. 高中生:在学校演讲比赛中,她的仪态颢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他在颁奖典礼上举止颢颢,彰显了他的成熟和自信。

拆字解意

颢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