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鸟类
拼音měi guó niǎo lèi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美国鸟类》拍出730万英镑 成为史上最贵图书
《美国鸟类》 - 图书简介
《美国鸟类》中描绘的大火烈鸟
在这本高达40英寸(约合1.02米)的巨著中,奥杜邦真实地描绘了大约500种生活于美国的鸟类,其画作的大小与实物完全一样。该书曾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在其代表作《物种起源》中多次引用该书。
《美国鸟类》[图书] - 拍出价格
《美国鸟类》中描绘的谷仓猫头鹰
现存的《美国鸟类》总共只有119本,而且大部分都被收藏在公立机构中,只有10本左右为私人收藏品。2000年时,其中一本《美国鸟类》在佳士得拍卖行(又名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得5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858.72万元),创下了当时的图书拍卖最高价。
伦敦苏富比拍卖行表示, 2010年12月7日晚在英国伦敦拍卖出了将近732.13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657.79万元)的高价,一举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图书”。 《美国鸟类》的最终买家是英国商人迈克尔·托尔马什,他把该书视作“无价之宝”。
12月7日被拍卖的还有一本出版于1623年的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和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写给前苏格兰女王玛丽的一些信件,它们都是1955年去世的英国赫斯基思勋爵的私人收藏品。《第一对开本》是现代学者为第一部威廉·莎士比亚剧本合集起的书名,书中收录了据称是莎士比亚创作的36部剧本,有“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称。该书的成交价为1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568.52万元)。
苏富比拍卖师大卫·戈德索普称,《美国鸟类》和《第一对开本》是世界图书界的“两座丰碑”。他还强调:“一次性拍卖两本如此重要的巨著实属罕见。”
《美国鸟类》[图书] - 作者简介
《美国鸟类》中描绘的美洲鹤
奥杜邦1785年出生于海地,18岁移居美国之前他曾在法国居住过数年时间。自孩童时代起,他就对鸟类特别痴迷,后来他决定以一种更加写实的手法来描绘他所看到的各种鸟类。他首先捕猎到这些鸟,然后把它们悬挂起来,以便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临摹”。据说,他每画一只鸟都需要大约60小时。时至今日,书中描绘的很多鸟已经灭绝,其中包括在19世纪中叶尚有200万只的候鸽。
基本含义
- 指外国人,特指美国人。
详细解释
- 美国鸟类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这个成语中的“美国”代表美国国家,而“鸟类”则是比喻外国人。通过将外国人比作鸟类,表达了对外国人的轻视和不屑之情。
使用场景
- 美国鸟类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口语和非正式场合,用来调侃或讽刺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在中国社交媒体和网络上,也常常可以看到这个成语被用来讨论与外国人相关的话题。
故事起源
- 关于美国鸟类成语的起源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根据一些说法,这个成语可能源于中国人对外国人的一种戏谑态度。鸟类是飞禽,而人类是地面上的动物,通过将外国人比作鸟类,暗示他们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较低。
成语结构
- 美国鸟类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个美国鸟类,他对中国的文化和习俗一无所知。2. 我们去旅游的时候遇到了一群美国鸟类,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没有兴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美国鸟类这个成语与外国人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群外国人在中国的街头上飞来飞去,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关于外国人的成语和表达,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动物园看到了一只美国鸟类,它的羽毛很漂亮。2. 初中生:我的英语老师是个美国鸟类,他的口音听起来很有趣。3. 高中生: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鸟类在中国生活的故事,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