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桓
拼音zhì huán
注音ㄓㄧˋ ㄏ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东汉 质帝 、 桓帝 的并称。《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 质 桓 之閒,﹝ 伯固 ﹞復犯 辽东 西安平 ,杀 带方 令,掠得 乐浪 太守妻子。”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品高尚,品行端正,不为外界所动摇。
详细解释
- 质桓是由“质”和“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质指的是金子纯正,指人的品质高尚;桓指的是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他的品行高尚,廉洁正直。质桓这个成语形容人的品行高尚,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使用场景
- 质桓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不为利益所动摇,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常常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质桓之人,坚守正道,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故事起源
- 质桓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贤臣叫季桓子,他是齐国的宰相,一直以来都以廉洁正直著称。有一次,季桓子的家族出现了一位贪婪的亲戚,他想借季桓子的名声谋取私利。季桓子坚决不肯答应,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名声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声誉。他说:“我是一个桓子,不能质疑我的品德。”后来,人们就用“质桓”这个成语来形容季桓子的高尚品德。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质桓之人,从不为金钱所动。2. 在面对诱惑时,她始终保持了质桓的立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质桓”这个成语与“质量”和“桓公”联系起来记忆。质量表示高尚品质,而桓公则代表正直廉洁,将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质桓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季桓子的故事,深入理解质桓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意义。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高尚品德相关的成语,如“高尚”、“正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质桓之人,从不欺负同学。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质桓之人,坚持正确的行为准则。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保持质桓的立场,不受外界的干扰。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质桓品质,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