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精舍在词典中的解释
jīngshè

精舍

拼音jīng shè

注音ㄐㄧㄥ ㄕ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精舍 jīngshè
    (1) [teaching room; study]∶讲学的处所;收斋
    (2) [living or preaching place of monks and priests]∶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
    (3) [heart]∶指心,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

详细解释

  • (1).学舍;书斋。《后汉书·党锢传·刘淑》:“ 淑 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古之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皆谓之精舍。”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东汉 时候,私人传经的事业很盛,有些学者设立‘精舍’,先后著籍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往往从几千里外到那里去求学。”
    (2).道士、僧人修炼居住之所。《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建安 五年”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时有道士 琅邪 于吉 ,先寓居东方,往来 吴会 ,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 吴会 人多事之。”《魏书·外戚传上·冯熙》:“ 熙 为政不能仁厚,而信佛法,自出家财,在诸州镇建佛图精舍,合七十二处。” 唐 白居易 《香山寺新修经藏堂记》:“寺有佛像,有僧徒,而无经典。寂寥精舍,不闻法音,三宝闕一,我愿未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生》:“ 商河 李生 ,好道。村外里餘,有兰若,筑精舍三楹,趺坐其中。”
    (3).精致的房舍。《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堂后精舍数间,卧室在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院中精舍华好,又闻琴声。”
    (4).指心。《管子·内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 尹知章 注:“心者,精之所舍。”

基本含义

  • 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详细解释

  • 精舍是佛教寺院中供修行者静修、修身养性的地方。精舍一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修身养性的场所,强调在安静、幽雅的环境中进行修行和学习。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学习、修身养性的场所,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内心的宁静和净化。

故事起源

  • 精舍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用来描述供僧人修行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扩展到其他领域,用来形容修身养性、学习的场所。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每天都去图书馆,将其视为自己的精舍。2. 这家书店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仿佛是个精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精舍想象成一个安静、幽雅的地方,有着宁静的氛围。将这个形象与学习、修身养性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1. 了解佛教文化和佛教寺院的修行方式。2. 学习其他与修身养性、学习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晚上都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书包当成精舍,认真做作业。2. 初中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我会每天去图书馆,把它当成精舍,专心学习。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自习室当成精舍,努力备考。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把自己的宿舍当成精舍,用来学习和思考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