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免
拼音dān miǎn
注音ㄉㄢ ㄇㄧ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宽免,饶恕。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这回且担免,若还再犯后,孩儿多应没诉休。”
基本含义
- 担负责任,免除责罚
详细解释
- 担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担”意为承担责任,“免”意为免除责罚。担免的基本含义是指承担责任后免除相应的责罚。这个成语强调了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会获得一定的宽容和宽恕。
使用场景
- 担免常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方在犯错误或过失后,能够因为担负责任而免于受到惩罚。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家庭等。在工作中,如果某人能够及时承认错误并采取补救措施,可能会得到担免;在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够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老师可能会给予担免;在家庭中,如果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父母可能会宽恕并给予担免。
故事起源
- 担免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在古代,法律中有一种制度叫做“担免”,指的是犯罪者承担责任后,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免除或减轻刑罚。这个制度体现了古代法律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了在惩罚犯罪的同时,也要给予犯罪者改过自新的机会。
成语结构
- 担免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担”为动词,意为承担;“免”为宾语,意为免除。
例句
- 1. 在工作中,只要你勇于承担责任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领导可能会给予你担免。2. 学习中,老师通常会欣赏那些能够勇于面对错误并承担责任的学生,给予他们担免的机会。
记忆技巧
- 记忆担免这个成语可以尝试联想法。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背负责任的重担时,突然被从天而降的手免除了责罚。这个画面可以帮助记忆担免的含义和结构。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担免这个成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者参考词典的解释来深入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课堂上不小心打翻了同学的水杯,老师让我承认错误并道歉,但是没有给我担免。2. 初中生:我在家里不小心把花瓶摔碎了,我主动承担责任并帮忙清理,爸爸妈妈给了我担免。3. 高中生:我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了,我勇于承认错误并接受处罚,但老师没有给我担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