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中华民国在词典中的解释
zhōnghuámínguó

中华民国

拼音zhōng huá mín guó

注音ㄓㄨㄙ ㄏㄨㄚˊ ㄇㄧㄣˊ ㄍ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中华民国 Zhōnghuá Mínguó
    [Republic of China] 1911年至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
    真正中华民国。——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基本含义

  • 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即中国的另一种称呼。

详细解释

  • 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指的是1912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国家体制。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也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

使用场景

  • 中华民国这个词语可以用于历史教育、讨论中国历史、国家认同等场景中。

故事起源

  • 中华民国的成立是由辛亥革命推动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革命。在辛亥革命成功后,清朝满清政权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成语结构

  • 中华民国是“中华”和“民国”的组合,其中,“中华”指的是中华民族,代表中国的文化和民族特色,“民国”指的是民主共和国家。

例句

  • 1. 我们应该为中华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2. 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中华民国”与中国历史中的辛亥革命联系起来,辛亥革命是中华民国成立的重要事件,通过理解和记忆辛亥革命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国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讲过,中华民国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2. 初中生:我们学习历史课程时,了解了中华民国这个概念。3. 高中生: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4. 大学生:研究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