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耵聍在词典中的解释
dīngníng

耵聍

拼音dīng níng

注音ㄉㄧㄥ ㄋ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耵聍 dīngníng
    [cerumen;ear wax] 又名耵耳,俗称耳垢。大量耵聍堵塞,则形成耵聍栓塞,而影响听力

英文翻译

  • 1.{生理} (耳垢) earwax; cerumen

详细解释

  • 耳垢。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引《埤苍》:“耵聹,耳垢也。”《科学画报》1983年第1期:“有人常常喜欢用手指甲、火柴杆或发夹挖耳,在掏出一些略带油腻的深棕色的脏物后,才感到舒服和痛快一些。这些被掏出的脏物就是耵聍,俗称‘耳屎’。”参见“ 耳垢 ”。

基本含义

  • 指刻意隐藏自己的才能或者智慧,不愿意展示给他人看。

详细解释

  • 耵聍一词源自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庄子与惠子一同游览山水,庄子在山林中吹箫弹琴,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而惠子却将自己的聪明才智隐藏起来,不愿与庄子分享。庄子便用“耵聍”来形容惠子的举动。因此,耵聍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故意隐瞒自己能力或智慧的人。

使用场景

  • 耵聍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愿意展示自己才能的人。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在工作、学习或社交场合中故意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或展示。

故事起源

  • 耵聍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庄子的《逍遥游》。庄子以此来表达他对那些不愿展示自己才能的人的不满和批评。

成语结构

  • 耵聍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耵”和“聍”。

例句

  • 1. 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总是耵聍着不肯展示自己的才能。2. 她一直耵聍着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肯参加英语演讲比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耵聍”与“隐藏才能”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聪明的人故意将自己的才能隐藏起来,不愿与他人分享,从而形成记忆的联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逍遥游》以了解更多关于耵聍的故事背景和庄子的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耵聍着自己的绘画才能,从不敢在班级展示。2. 初中生:她虽然成绩很好,但总是耵聍着自己的数学水平,不愿意参加数学竞赛。3. 高中生:他在班级里是个很有才华的舞蹈者,但总是耵聍着自己的舞技,不愿意在学校的舞台上表演。

拆字解意

耵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