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属役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ǔ

属役

拼音shǔ yì

注音ㄕㄨˇ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聚集下役。《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士弥牟 营 成周 ……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 刘子 。” 孔颖达 疏:“属役,谓属聚下役也。”
    仆役,佣人。《管子·立政》:“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里尉以譙于游宗。”

基本含义

  • 指被人压迫、奴役、隶属于他人的境地。

详细解释

  • 属役是由“属”和“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属”表示附属、归属的意思,“役”表示奴役、服从的意思。属役形容一个人被压迫、奴役,完全处于他人的支配之下,没有自由自主的权利。

使用场景

  • 属役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家庭、工作等方面被控制、束缚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批评、揭露那些剥削、压迫他人的行为,也可以用来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束缚和无奈。

故事起源

  • 关于属役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这个成语在古代的社会制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封建社会中,百姓被视为统治者的属下,没有自由权利,被迫为统治者服务。因此,属役成为了一个常用的形容词。

成语结构

  • 属役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家庭中一直处于属役的地位,没有自主权。2. 这个国家的劳动者长期以来一直被剥削、奴役,处于属役的状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属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束缚在一个役人的身上,无法自由行动,从而形成了属役的意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奴隶制度,以及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不想成为属役,我要追求自由和平等。初中生: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仍然处于属役的地位,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平等的权利。高中生: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的属役境遇,启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拆字解意

属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