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凿契在词典中的解释
záo

凿契

拼音záo qì

注音ㄗㄠˊ ㄑ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凿楔 ”。卯眼;榫头。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如室斯构,而去其凿契;如水斯积,而决其隄防。”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初稿》:“如室将倾,而抉其凿楔。”

基本含义

  • 指刻意制造和伪造契约、合同等文件。

详细解释

  • 凿契源自《左传·昭公七年》,原意为用凿子刻伪造的契约,后来引申为伪造文件、假冒合同等意思。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某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刻意伪造文件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凿契常用于批评和讽刺那些蓄意欺骗、捏造事实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违法、不诚实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七年》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昭公六年,昭公的兄弟公子无诸被控制了国家政权,昭公想要废除无诸的权力,但无诸一直在公子小白的支持下,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控制权。昭公决定通过制造伪造的契约来诱使公子小白离开无诸,于是他找来了一个名叫申包胥的人,让他伪造一份契约,以此来达到目的。然而,申包胥并没有真的伪造契约,而是用凿子在木板上刻了几个字,然后将木板交给了昭公。昭公看到这个木板后,以为是真的契约,于是满心欢喜地亲自拿着这个“契约”去找公子小白。公子小白看到这个“契约”后,立刻就看出了端倪,认为这是昭公蓄意伪造的,于是他拒绝了昭公的要求。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凿契”。

成语结构

  • 凿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为了获得贷款,凿契伪造了一份合同。2. 这个公司被曝光凿契行为,损害了自己的信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凿契”联想成用凿子刻伪造的契约,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契约、合同相关的成语,如“签订合同”、“毁约”、“履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发现了他凿契伪造了考试成绩。中学生:这个政府官员因为凿契行为被判刑。大学生及以上:这家公司因为凿契而被曝光,导致股价暴跌。

拆字解意

凿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