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骈首就戮在词典中的解释
piánshǒujiù

骈首就戮

拼音pián shǒu jiù lù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pián shǒu jiù lù ㄆㄧㄢˊ ㄕㄡˇ ㄐㄧㄨˋ ㄌㄨˋ

    骈首就戮(駢首就戮) 

    一并被杀。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哭友》:“可怜 周 戴 二兄,不听吾言,果然駢首就戮。” 清 宋学洙 《张文忠公遗事》:“我偏师一出,即望风奔溃,駢首就戮,曾未见有抗螳臂以当车辙者。”

基本含义

  • 指两个人或两个集体因为一件事情而被迫站在一起,互相指责,最终都会被处死。

详细解释

  • 成语“骈首就戮”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是汉朝时期的一位才子,他曾经做过楚王刘恒的宰相。有一次,楚王刘恒犯了一个大错,宫廷里的所有人都以为相如会站出来为楚王辩护,但相如却没有。于是,楚王决定处死相如,将他和楚王一同绑在一起,准备斩首。最后,由于相如的一篇诗文感动了楚王,相如被释放。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两个人或两个集体因为同样的错误或过失而受到同样的惩罚。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因为争执而彼此指责,最终都会受到同样的惩罚。

故事起源

  • 成语“骈首就戮”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记载,具体故事见上述详细解释。

成语结构

  • 骈首就戮的结构为“骈首”+“就戮”,其中“骈首”表示两个人的头部被绑在一起,形成一行;“就戮”表示被处死。

例句

  • 1. 两个犯罪分子被抓住后,被骈首就戮,以示警戒。2. 这两个政治派别因为争执不休,最终会骈首就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骈首就戮”与两个人头部被绑在一起的情景联系起来,形象化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惩罚、责任等相关的成语,如“杀鸡儆猴”、“以毒攻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两个小朋友因为一起捣蛋被老师罚站,他们感到很委屈,觉得被骈首就戮了。2. 初中生:两个同学因为一起作弊被老师发现,被一起批评教育,他们感到很后悔,觉得被骈首就戮了。3. 高中生:两个学生会因为一起违纪被学校开除,他们感到很痛苦,觉得被骈首就戮了。

拆字解意

骈首就戮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