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谈薮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nsǒu

谈薮

拼音tán sǒu

注音ㄊㄢˊ ㄙ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裴僕射 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藪。” 刘孝标 注引《惠帝起居注》:“ 頠 理甚渊博,赡於论难。”后因以“谈藪”指知识渊博,对答如流。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谈论》:“称人谈论不竭为谈藪。”
    (2).多人聚谈之所。 唐 独孤及 《河南府法曹参军张公墓表》:“谈藪清风,词林逸韵,墨池真草,三事永絶。”

基本含义

  • 指以谈论、议论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或言论。

详细解释

  • 谈薮是由“谈”和“薮”两个词组成的,其中,“谈”指的是谈论、议论,而“薮”指的是茂盛的草木丛生的地方。谈薮的含义是指以谈论、议论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或言论。它形象地表达了言辞丰富、内容繁杂的意思。

使用场景

  • 谈薮一词通常用于形容内容繁杂、琐碎纷杂的书籍或言论,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繁杂、不着边际。

故事起源

  • 谈薮一词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一书中。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所著,他在书中以“谈薮”形容了书籍的内容繁杂,引用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谈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这本书内容繁杂,真是一本谈薮。2. 他的演讲一直在谈薮,听得我有些困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谈”和“薮”两个字分别与“谈论”和“茂盛的草木丛生的地方”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将“谈薮”与“内容繁杂、琐碎纷杂”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本书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内容。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书籍文化和议论文化,了解古代人对于书籍和言辞的重视程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最近在读一本谈薮,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谈薮,要求内容丰富多样。3. 高中生:这本历史书真是一本谈薮,内容太多了,需要认真阅读。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太多了,简直是一篇谈薮。5. 成年人:我最近看了一本谈薮,里面的观点各不相同,很有启发。

拆字解意

谈薮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