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径
拼音xíng jìng
注音ㄒㄧㄥˊ ㄐ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行径 xíngjìng
[act;action] 行为,举动
近义词
行为、行动、活动、举动、举止、步履
英文翻译
1.act; action; move; conduct; behaviour; disgraceful behaviour
详细解释
亦作“ 行逕 ”。通行的小路。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逕,荒畴不復田。” 唐 韩愈 《山石》诗:“山石犖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诗:“壁下即溪流,峻絶无行径。”
亦作“ 行逕 ”。行为;举动。 元 睢玄明 《耍孩儿·咏鼓》套曲:“乐官行径咱参破,全仗着声名过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山人·山人歌》:“ 张 以母老,至庚辰科即絶意公车。足跡不入公府,与 王 行逕迥别,故有此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平日行径如此,所以 唐 仲友 也与他相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范吕二公》:“予与 介儒 生平行径臭味无一不同。”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行动、举止和品德。
详细解释
- 行径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品德表现。它涵盖了一个人的行动方式、言行举止以及道德行为。行径是评价一个人品德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标准。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行为表现,特别是指某人的言行和行动是否合适、得体或道德正确。可以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赞扬、批评或评价。
故事起源
- 关于行径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的重视。
成语结构
- 行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行径高尚,备受大家的尊敬。2. 这个人的行径不端,不值得信任。3. 他的行径无愧于一个好公民的标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行径”与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的行径就像是他的脚步和足迹,代表着他的行动和品德。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行径相关的成语,如“行为举止”、“行为不端”等,可以加深对行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径非常友好,总是乐于帮助别人。2. 初中生:我对他的行径感到失望,他居然欺负了一个弱小的同学。3. 高中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行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行径”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