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海兰珠在词典中的解释
hǎilánzhū

海兰珠

拼音hǎi lán zhū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极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宠爱的莫过于宸妃了。

    宸妃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哈日珠拉,汉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 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

    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

    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以贤淑文静著称。

    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两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

    1641年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置紧张战事于不顾,立即兼程赶回盛京。

    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

    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

    自从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还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

    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

    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海兰珠前26年的轶事在正史中无任何记载,对她的事件始于嫁于皇太极之时,她死后两年皇太极驾崩。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详细解释

  • 海兰珠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海”、“兰”和“珠”。海指大海,兰指兰花,珠指珍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如海的广阔、兰花的芬芳和珍珠的光彩。

使用场景

  • 海兰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女性的美丽,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出众,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它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赞美、夸奖、写作和演讲等场景中。

故事起源

  • 关于海兰珠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种说法是根据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女故事演变而来。根据传说,仙女下凡时,她的美丽容貌如海一样广阔,如兰花一样芬芳,如珍珠一样光彩夺目。

成语结构

  • 海兰珠是一个三个字的成语,由形容词“海兰珠”组成。

例句

  • 1. 她的容貌美丽动人,真是一颗海兰珠。2. 她的笑容宛如海兰珠般璀璨夺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站在海边,头上戴着一朵兰花,手中拿着一颗珍珠,整个人宛如一颗海兰珠。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美丽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国色天香”、“花容月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脸上洋溢着海兰珠般的笑容。2. 初中生:她的容貌宛如一颗海兰珠,让人为之倾倒。3. 高中生:她的美丽犹如一颗海兰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4. 大学生:她的外貌宛如一颗海兰珠,充满着青春的活力。5. 成年人:她的美丽如同海兰珠,令人陶醉其中。

拆字解意

海兰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