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拼音pú gōng yīng
注音ㄆㄨˊ ㄍㄨㄙ 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蒲公英 púgōngyīng
[dandelion] 多年生草本植物( Tarax acum mongolicum ),全株含白浆,叶丛生,花黄色,果实褐色,上带白色软毛,可顺风飘散,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
英文翻译
1.dandelion
详细解释
(1).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有白色乳汁。叶丛生,匙形或狭长倒卵形,边缘羽状浅裂或齿裂。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一白色绒球,可随风飞散。嫩株可供食用和作猪饲料,根茎可以入药,有解毒清热的作用,又是健胃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蒲公英》﹝集解﹞引 韩保昇 曰:“蒲公英草生平泽田园中。茎、叶似苦苣,断之有白汁。”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七:“蒲公英是黄色,迭瓣的花,很带着菊花的神意,但我也不曾偏爱她。”
(2).这种植物的花。
基本含义
- 指蒲草的果穗,比喻遍布的繁殖者;也指坚韧不拔的精神。
详细解释
- 蒲公英是一种生长在野外的植物,其果穗上有很多种子,随风飞散。因此,蒲公英成为了比喻遍布的繁殖者的象征。同时,蒲公英的种子能够扎根在各种环境中,生命力顽强,因此也被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
使用场景
- 蒲公英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扩散、传播或者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信息的传播迅速、广泛,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奋发向前。
故事起源
- 蒲公英的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位叫蒲公英的仙女,她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让所有的花朵都开花结果。然而,她并不满足于这种美丽的状态,而是希望花朵能够更广泛地传播。于是,她用自己的力量将花朵的果穗变成了蒲草的种子,并让它们随风飞散,遍布大地。因此,人们用“蒲公英”来形容遍布的繁殖者或者坚韧不拔的精神。
成语结构
- 蒲公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消息像蒲公英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城市。2. 他在困境中展现出了蒲公英般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蒲公英的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飞散,遍布大地,代表着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蒲公英相关的诗词、歌曲或者故事,了解更多关于蒲公英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蒲公英的种子像小精灵一样飞舞在空中。2. 小学生:春天到了,蒲公英的种子又开始飞舞了。3. 中学生: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展现出了蒲公英般的精神。4. 大学生:信息的传播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迅速而广泛。5. 成人:她在困境中展现出了蒲公英般的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