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罗襦
拼音guǐ luó rú
注音ㄍㄨㄟˇ ㄌㄨㄛˊ ㄖ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芭蕉叶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百草·芭蕉》:“《睽车志》: 庾道开 谓蕉叶曰鬼罗襦。”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衣服或外表特别华丽、奢侈,但内里却很贫乏、空虚的现象。
详细解释
- 成语“鬼罗襦”由“鬼”、“罗”和“襦”三个字组成。“鬼”表示华丽、奢侈的意思;“罗”表示丝织品,象征华丽;“襦”表示内衣,象征贫乏。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外表华丽而内里贫乏的现象。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的外表非常华丽,但内在却缺乏真正的才华、品德等。
故事起源
- 相传,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穷人为了装饰自己的外表而穿上了一件非常华丽的衣服,却因为内里贫乏而被人嘲笑。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正是鬼罗襦。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三个字组成,形容外表华丽而内里贫乏。
例句
- 1. 他的打扮总是鬼罗襦,却没有真正的实力。2. 这个公司的形象很鬼罗襦,但实际上经营状况并不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穿着华丽的衣服,但内里却只有一件贫乏的内衣,形成鲜明的对比。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外表和内在不符的成语,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包藏祸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本看起来很鬼罗襦,但实际上没有认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这个游戏的画面很鬼罗襦,但玩起来并不好玩。3. 高中生:这本小说的封面设计很鬼罗襦,但内容却平淡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