啬事
拼音sè shì
注音ㄙㄜˋ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农事。嗇,通“ 穡 ”。《史记·殷本纪》:“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嗇事而割政。”《书·汤誓》作“穡事”。 孔 传:“言夺民农功,而为割剥之政。”
(2).精简事务。《新唐书·牛仙客传》:“﹝ 牛仙客 ﹞始在 河西 ,嗇事省用,仓库积鉅万,器械犀鋭。”
基本含义
- 指小气、吝啬,不舍得花钱或付出。
详细解释
- 啬事是由“啬”和“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啬”指吝啬、小气,不愿意花钱或付出;“事”指具体的行为或事情。因此,啬事形容一个人对于花钱或付出都非常吝啬,不舍得。
使用场景
- 啬事常用于贬义场合,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不愿意花钱或付出。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吝啬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企业或组织的吝啬态度。
故事起源
- 关于啬事的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载,但是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吝啬、小气的行为有关,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成语结构
- 啬事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生活非常啬事,从不买任何奢侈品。2. 这家公司对员工的福利非常啬事,几乎没有任何额外的福利待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啬事”与吝啬、小气的行为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非常吝啬,不愿意花钱或付出,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吝啬、小气相关的成语,如“守财奴”、“吝啬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啬事的孩子,从来不和别人分享零食。2. 初中生:这个商店老板非常啬事,从不给员工加薪。3. 高中生:他对待朋友总是啬事,从不请客吃饭或付出额外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