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目连嗐头在词典中的解释
liánhàitóu

目连嗐头

拼音mù lián hài tóu

注音ㄇㄨˋ ㄌㄧㄢˊ ㄏㄞˋ ㄊ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一种特别加长的号筒,专用于道场和目连戏。嗐头, 绍兴 方言,即号筒。 清 范寅 《越谚》中说是“铜製,长四尺”。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这乐器好像喇叭,细而长,可有七八尺,大约是鬼物所爱听的罢,和鬼无关的时候就不用;吹起来Nhatu,nhatu,nhatututuu地响,所以我们叫它‘目连嗐头’。”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恼火、气愤的样子。

详细解释

  • 目连,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被认为是救苦救难的神灵。嗐头,指的是头顶上的毛发。目连嗐头形容目连菩萨因为看到众生的痛苦而感到非常气愤和愤怒的样子。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非常生气、恼火的情况,通常用来形容愤怒的表情或态度。

故事起源

  • 据说,目连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非常慈悲的菩萨,他能够看到众生的痛苦,并且愿意为众生解除痛苦。一次,目连菩萨看到众生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感到非常愤怒和气愤,于是他顶破头顶上的毛发,发出了一声长叹。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目连菩萨因为看到众生的痛苦而愤怒的情景,从而形成了成语“目连嗐头”。

成语结构

  • 主谓短语。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气得目连嗐头。2. 她对那个不公正的待遇感到非常愤怒,简直要目连嗐头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目连菩萨愤怒的表情,顶破头上的毛发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遇到非常气愤的情况,也会像目连菩萨一样发出愤怒的表情。

延伸学习

  • 了解佛教中的其他菩萨和神灵,以及他们的故事和象征意义,可以进一步了解目连菩萨的背景和佛教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被别人欺负时,我觉得自己要目连嗐头了。2. 初中生:老师让我重写作业,我觉得很冤枉,气得目连嗐头。3. 高中生:看到那些不公正的现象,我感到非常愤怒,简直要目连嗐头了。4. 大学生:面对社会的不公平,我愤怒地想要目连嗐头,为众生解除痛苦。

拆字解意

目连嗐头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