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盗臧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ozāng

盗臧

拼音dào zāng

注音ㄉㄠˋ ㄗ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盗赃 ”。

基本含义

  • 指偷窃他人的财物或功劳。

详细解释

  • 盗臧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有盗臧之臣。” 盗,偷窃;臧,指他人的财物或功劳。成语中的“盗臧”表示指窃取他人的财物或功劳。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偷窃他人成果、努力或财物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劳而获、不诚实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了春秋时期的正史。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臣子偷窃君主的财物的故事,从而形成了成语“盗臧”。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盗臧了同事的创意,却把功劳归于自己。2. 这个小偷经常盗臧邻居的财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盗臧”与“偷窃他人的财物或功劳”这个基本含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偷窃”、“不诚实”相关的成语,如“偷天换日”、“偷鸡摸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盗臧了我的铅笔。2. 中学生:他盗臧了同学的作业答案。3. 大学生:他盗臧了我的论文的一部分。4. 成年人:他盗臧了公司的商业机密。

拆字解意

盗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