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闭否在词典中的解释
fǒu

闭否

拼音bì fǒu

注音ㄅㄧˋ ㄈ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阻隔,不相交。《宋书·蔡廓传》:“虽闭否之运甫开,而遐遗之难未已。” 唐 白居易 《议守险策》:“故天地闭否,守之则为利;天地交泰,用之则为害。”

基本含义

  • 闭口不言,拒绝回答或表态。

详细解释

  • 闭否是由“闭”和“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闭口意为闭上嘴巴不说话,否则意为否定或否认。闭否表示拒绝回答或表态,常用于表示保持沉默、不表态或推诿责任等情况。

使用场景

  • 闭否常用于正式场合或遇到尴尬问题时,表示拒绝回答或不表态。它可以用于政治、法律、商务等各个领域,表示对敏感问题的回避或推诿。

故事起源

  • 闭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齐国。据传,齐国有一位贤臣名叫晏婴,他以聪明才智著称。一次,晏婴被国君问及“君臣之道何如?”晏婴闭口不言,保持沉默。国君再三追问,晏婴仍然不发一言。最终,晏婴以闭口不言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君臣之道的看法,这就是闭否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闭否由两个字组成,闭和否。闭是动词,否是副词。

例句

  • 1. 在重要的会议上,领导提出了一个敏感问题,他选择闭否,不做任何回答。2. 记者问及他是否参选市长,他只是闭否,没有明确回答。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闭否记忆为“闭上嘴巴,是否回答”,通过将闭口和否定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闭否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其他与沉默、拒绝回答相关的成语,如闭口不言、沉默寡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为什么迟到了,我不好意思回答,只能闭否。2. 初中生:面对同学们的质问,他选择了闭否,不愿意解释。3. 高中生:在班会上,班长问大家有什么建议,同学们纷纷闭否,没有提出意见。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上,对方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我选择闭否,不给予回答。

拆字解意

闭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