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符劾在词典中的解释

符劾

拼音fú hé

注音ㄈㄨˊ ㄏ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克制鬼神的符咒。《后汉书·方术传下·解奴辜》:“﹝ 麴圣卿 ﹞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至 新丰 、 霸陵 间”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起居注》:“ 傕 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謳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

基本含义

  • 指控,弹劾

详细解释

  • 符劾是一个四字成语,由“符”和“劾”两个字组成。其中,“符”意为符合、相符;“劾”意为弹劾、控告。合在一起,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指控或弹劾。

使用场景

  • 符劾常常用于描述对某人的行为、言论或政策进行严厉的指责和谴责。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不道德、不负责任或不合法行为的谴责,表达对不公正行为的不满和抗议。

故事起源

  • 符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场。在古代,朝廷官员有时会被指控犯有错误或违法行为。这些指控通常是通过提出正式的书面控告来进行,而这种书面控告就称为“符劾”。通过符劾,人们可以向皇帝或上级官员揭发下属的不法行为,以便进行调查和追责。

成语结构

  • 符劾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符”作为动词,意为“与...相符合”;“劾”作为宾语,意为“弹劾、控告”。

例句

  • 1. 他因为贪污受到了符劾。2. 他的言论引起了广泛的符劾和批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符劾”与“副核”进行联想,想象一个副核的形象被人弹劾,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理解。一些相关的成语包括“控诉不已”、“谴责不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符劾小明偷偷吃了我的零食。2. 初中生:我们应该符劾那些不守交通规则的人。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因为贪污被符劾了。4. 大学生:学生们纷纷符劾校长对学校的管理不满意。通过这个学习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成语“符劾”,包括其基本含义、详细解释、使用场景、故事起源、成语结构、例句、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同时,通过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你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符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