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笏司
拼音mù hù sī
注音ㄇㄨˋ ㄏㄨˋ ㄙㄧ
繁体
基本解释
谓糊涂官。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三折:“你要我数説您大小诸官府,一剗的木笏司糊突,并无聪明正直的心腹。”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外貌或仪表。
详细解释
- 木笏司是由“木”、“笏”、“司”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木”表示木材,代表纹理清晰、质朴自然;“笏”是古代官员所持的一种仪仗,代表权力和威严;“司”表示官职。木笏司形容人的外貌或仪表端庄、威严。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的仪表端庄、威严,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整洁、庄重。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的官员或者一个外貌整洁、庄重的人。
故事起源
- 目前尚未找到关于木笏司的具体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穿着整洁,举止庄重,真是个木笏司的人。2. 那位官员仪表端庄,真是一位木笏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可以将“木”联想为木材的纹理清晰,将“笏”联想为仪仗代表的权力和威严,将“司”联想为官职。通过将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文献或者诗词,了解更多关于仪表端庄、威严的描述,以丰富对木笏司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穿着整洁,看起来真是个木笏司。2. 初中生:他的仪表端庄,举止庄重,像是个木笏司般的人。3. 高中生:那位官员穿着整洁,举止庄重,真是一位木笏司。4. 大学生:他的外貌庄重,仪表端庄,是一个典型的木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