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顿颡在词典中的解释
dùnsǎng

顿颡

拼音dùn sǎng

注音ㄉㄨㄣˋ ㄙ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国语·吴语》:“ 句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及於难至,然后顿顙,虽有智者,又不能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监司创势家》:“长公为郡伯者,日扶服顿顙於邑令, 禾郡 为谚曰:‘有眼不曾见,太守跪知县。’”

基本含义

  • 顿时低下头颅,表示恭敬、敬重或心悦诚服。

详细解释

  • 顿颡是由动词“顿”和名词“颡”组成的成语。顿指猛然停下来,颡指额头。顿颡表示在某人面前,因敬重、恭敬或心悦诚服而突然低下头颅。

使用场景

  • 顿颡常用于描述对长辈、上级、权威人物或有学问的人表示敬意或服从。在正式场合或礼仪场合中,人们会顿颡以示尊重。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了楚国的霸王项羽,项羽被迫自杀。后来,刘邦称帝,成为汉高祖。有一次,刘邦在朝廷上说话时,一位大臣不敬地抬头看着他。刘邦非常生气,命令将这位大臣处死。从此以后,朝廷上的大臣们都顿颡而立,表示对刘邦的敬意和顺从。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学生们在老师面前顿颡致敬。2. 他对那位长者顿颡以示敬意。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顿颡是一种表示敬重的姿态。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顿时停下来低下头颅,表示对他人的敬意和尊重。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表示敬意和尊重的成语,如“躬身尽瘁,死而后已”、“毕恭毕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解时,我们都顿颡认真听讲。2. 初中生:面对校长,我们要顿颡以示对他的尊敬。3. 高中生:参观国家领导人时,大家都顿颡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拆字解意

顿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