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贝母兰在词典中的解释
bèilán

贝母兰

拼音bèi mǔ lá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贝母兰,是一种中药

    读音:Bèi Mǔ Lán

    简介: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英文名】pseudobulb of Corymbose Coelogyne

    【别名】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止血果、小绿芨

     

详细解释



  •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伞房贝母兰的假鳞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elogyne corymbosa Lindl.[C.punctulata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蒸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伞房贝母兰,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0-30cm。气生根须状,浅黄褐色。茎横走,分节,呈竹鞭状,节上生球状假鳞茎,肉质、卵形,有棱,直径15-30mm,绿色,光滑无毛。每一假鳞茎顶端生叶两片,革质,厚而脆,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5cm,宽2-3cm,全缘,两面平滑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花梗上有数枚鞘状苞片;花白色,直径约3cm,左右对称,唇瓣上有黄斑。果长椭圆形,长约2cm,具三棱,种子细小,黄色,锯屑状。花期3-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300-3100m的山坡林中树上或沟边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甘;凉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止血定痛。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文山中草药》:止血,定痛。治外伤出血。
    2.《云南中草药选》:接骨,续筋,清热,止咳。
    3.《贵州药植目录》:清热润燥,生津止咳。

    【摘录】《中华本草》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行高尚,品德纯正。

详细解释

  • 贝母兰是由“贝母”和“兰”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贝母是一种草本植物,其花朵香气芬芳,具有药用价值;兰则是一种高贵、优雅的花卉。贝母兰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举止优雅,如同贝母花的香气和兰花的高贵一样。

使用场景

  • 贝母兰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举止优雅。可以用在赞美他人的文章、演讲或者日常交流中。

故事起源

  • 贝母兰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据说,有一位名叫杨贵妃的美丽女子,她不仅容貌出众,还有着非凡的才艺和温柔的性格。她的言行举止高尚纯正,被人们称为贝母兰。这个成语因此而来。

成语结构

  • 贝母兰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举止优雅,真是一朵贝母兰。2. 她的言谈举止总是那么贝母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贝母和兰这两种花相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品德如同贝母一样纯正,言行如同兰花一样高尚优雅。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品德的成语,如“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举止总是那么贝母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 初中生:老师总是夸奖她的品德高尚,像一朵贝母兰。3. 高中生: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的团队合作变得更加贝母兰,取得了好成绩。

拆字解意

贝母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