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伊行在词典中的解释
xíng

伊行

拼音yī xíng

注音ㄧ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她那里。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 高唐 ,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箇到伊行。”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2).指她们。 清 李渔 《风筝误·释疑》:“我记得初报状元那一晚,曾做箇恶梦,梦中的人就是这副嘴脸,记在恶梦里,受伊行无限凌亏。”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怪封章不齐,致佳人怨悲;恨颁来不迟,把伊行怒回。”
    (3).你这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当时闻语,和俺也恓惶。遣妾将汤药来到伊行。却见先生,这里恰待悬梁。”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歌鱼水,咏兔罝,国士贤臣都在野。媿吾儕,智术多疎;羡伊行,计策偏奢。”
    (4).指你等、你们。 清 李渔 《慎鸾交·私引》:“高朋盈座,为伊行,交情欠和。” 清 李渔 《久要》:“我奉劝伊行,莫把无情咎。我私心岂不恋温柔。”

基本含义

  • 指行为高尚、品德出众。

详细解释

  • 伊行是由“伊”和“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伊”是指尊称别人的意思,“行”是指行为、品德。合在一起,表示对别人行为高尚、品德出众的赞美。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他人的高尚品德和行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操守端正、行事光明磊落。

故事起源

  •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故事中,主父列因为他的高尚品德和行为而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主父列在朝廷中,以宽厚仁爱、公正廉明而著称。他对待百姓非常宽容,对他人的过失也从不计较,因此人们常常用“伊行”来形容他。

成语结构

  • 由两个字组成,形式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行为光明磊落,真是个伊行的人。2. 虽然遇到了挫折,但他仍然保持着伊行的风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伊行”这个成语与高尚品德和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印象。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行走的姿态非常端正,给人以高尚的感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行为相关的成语,如“德行高尚”、“言行一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夸奖他是一个伊行的好同学。2. 初中生:作为班长,他一直以伊行的榜样作用来带领大家。3. 高中生:他的伊行品质使他成为了学校里的楷模。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展现出了伊行的精神。5. 成年人:他的伊行行为受到了身边人的广泛赞扬和尊敬。

拆字解意

伊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