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自责
拼音yǐn jiù zì zé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ǐn jiù zì zé ㄧㄣˇ ㄐㄧㄨˋ ㄗㄧˋ ㄗㄜˊ
引咎自责(引咎自責)
承认过失,责备自己。《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惟有恭顺静思,引咎自责,庶几可解。”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松相之谪》:“兹因 顺天府 所属缺雨,以致我皇上引咎自责。” 邹韬奋 《长谷川的狼狈语》:“他到 日本 后竟靦然对新闻记者公布‘海军士兵殉难于 中国 事件者为数甚重,他特为此引咎自责,且谓并非凯旋归来……’敌人所受损失之惨重,在这里不打自招。”
基本含义
- 因为某个错误或过失而自责,主动承担责任。
详细解释
- 引咎自责是指在犯了错误或者犯了过失之后,自觉地承担责任并自责。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认识和责任感。
使用场景
- 引咎自责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犯了错误之后,不推卸责任,而是主动承担责任并自责的行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在工作、学习、家庭、社交等各个场景中的自我反省和自责。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子熊熊犯了错误,但他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主动引咎自责。他说:“熊熊,不得行也!亡君之国,亡父之身,亡母之室,亡妻之家,亡子之名,亡身之行,亡百姓之心,无所逃命,而谁与?”这个故事表达了公子熊熊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自责和承担责任的态度。
成语结构
- 引咎自责是一个由动词、名词和动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引”是动词,表示引导、带领;“咎”是名词,表示过失、错误;“自责”是动词,表示对自己的过失感到懊悔和自责。
例句
- 1. 他犯了错误后,毫不推卸责任,立即引咎自责。2. 领导犯了错误,毫不犹豫地引咎自责,并向全体员工道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技巧记忆这个成语:1. 将“引咎自责”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和发音。2. 将这个成语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某些情况下引咎自责过,这样可以增强记忆效果。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引咎自责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自责不已”、“自我反省”等。这些词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引咎自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没考好,我引咎自责,决定更加努力学习。2. 初中生:我犯了错误,我应该引咎自责,不再重蹈覆辙。3. 高中生:作为班长,我对班级工作出现的问题感到责任重大,我会引咎自责并积极改进。4. 大学生:我在团队项目中犯了错误,我会引咎自责,并向团队成员道歉并提出改进方案。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