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鞾
拼音mán xuē
注音ㄇㄢˊ ㄒㄩㄝ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蛮靴 ”。舞鞋。多用麂皮制成。 唐 舒元舆 《赠李翱》诗:“ 湘江 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鞾出絳帷。” 清 陈维崧 《采桑子·题画兰小册》词:“衮徧筝琶,舞煞蛮靴,百幅红兰出内家。” 茅盾 《虹》十:“这就是牺牲者的血,战士的血!可是现在悠闲地踏过的,是一些擦得很亮的皮鞋和砑金的蛮靴。”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外表粗野、不修边幅。
详细解释
- 蛮鞾是由“蛮”和“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蛮指粗野、不文明的样子,鞾指鞋帮。蛮鞾形容人的外表粗野、不修边幅,不注重形象和仪态。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外表或仪态不雅观,不符合社交礼仪。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穿着、打扮、举止等方面的不端正。
故事起源
- 蛮鞾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形容贾府里的一个仆人贾琏的外貌。贾琏是一个粗犷豪放的人,他的外表不修边幅,所以被形容为蛮鞾。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穿着总是蛮鞾的,不像一个成功人士。2. 这个人外表蛮鞾,但内心却十分善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蛮鞾的发音“mán xuē”与“蛮横”的发音“mán hèng”进行对比记忆。蛮鞾形容人的外表粗野,而蛮横形容人的行为粗暴,两者的发音相似,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外表或仪态的成语,如“蓬头垢面”、“衣冠楚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衣服蛮鞾的,没有洗干净。2. 初中生:他的头发蛮鞾的,从来不梳理。3. 高中生:他的举止蛮鞾,给人一种粗鲁的感觉。4. 大学生:他的打扮蛮鞾,一点都不注重形象。5. 成年人:他的穿着总是蛮鞾的,不像一个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