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母
拼音bù mǔ
注音ㄅㄨˋ ㄇ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鸟名。鹪鹩的别名。《方言》第八“桑飞,自 关 而东谓之工爵,或谓之过鸁,或谓之女匠” 晋 郭璞 注:“即鷦鷯也……今亦名为巧妇, 江 东呼布母。”
基本含义
- 指人们互相勾结,串通一气,共同行事,通常带有负面的意味。
详细解释
- 布母意为“勾结在一起”,形容人们互相串通,共同进行一些不正当或者欺骗性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负面的含义,表示这些人们一起行事,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或者共同的私利。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在谈论一些勾结行为,如串通作弊、勾结行贿等时使用。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不正当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揭示一些人们之间的勾结关系。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齐国的国君襄公对周朝的礼制非常推崇,但是他的宰相公叔文子却不同意,认为这些礼制过于繁琐。于是,公叔文子和一些人勾结在一起,设法使襄公改变对礼制的看法。这个故事中的布母成语就是由公叔文子和那些人的勾结行为而来。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前面的“布”表示勾结、串通的意思,后面的“母”表示一起行动。
例句
- 1. 他们几个人布母,一起行贿。2. 这些人之间布母,共同作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布母”拆解成两个部分,分别记忆。布可以联想到勾结、串通,而母可以联想到一起行动。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勾结、串通相关的成语,如“勾结一气”、“互相勾结”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几个人布母,一起偷吃了老师的零食。2. 初中生:他们班上的几个同学布母,一起合谋作弊。3. 高中生:这些人之间布母,共同串通起来打架。4. 大学生:他们几个人布母,一起合伙创业,但最后却出现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