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骄逆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o

骄逆

拼音jiāo nì

注音ㄐㄧㄠ ㄋ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骄横,不顺伏。《新唐书·魏知古传》:“﹝ 突厥 ﹞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彊则骄逆。” 宋 张耒 《送李端叔赴定州序》:“一旦不逊,中国震动,视其治军立国,骄逆悍鷙,岂特 河 陇 间一 羌 酋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傲慢而叛逆,不服从规章制度。

详细解释

  • 骄逆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骄”表示傲慢自大,自视甚高;“逆”表示违背、违抗。骄逆形容一个人傲慢自大,不服从规章制度,经常违背他人的意愿或违背社会道德。

使用场景

  • 骄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傲慢自大,不愿服从规章制度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尊重他人、不遵守社会规范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主角是齐国的平津侯主父列。他在齐国时期因为骄傲自大,不愿服从国君的命令,经常违背他人的意愿,因此被称为“骄逆”。这个故事成为了“骄逆”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骄逆是一个形容词的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学生骄逆得连老师的指导都不听。2. 他的骄逆行为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骄傲自大、不服从规章制度的人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人骄傲地站在山顶上,拒绝下山,不愿意遵守规定。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骄兵必败”、“骄阳似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骄逆地不听老师的话,经常迟到。初中生:这个学生骄逆得连班级纪律都不遵守。高中生:他的骄逆行为让他与老师产生了矛盾。

拆字解意

骄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