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髫初在词典中的解释
tiáochū

髫初

拼音tiáo chū

注音ㄊㄧㄠˊ ㄔ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幼年时期。 清 李调元 《移居同年王心斋宅奉赠用前京中寄怀原韵》:“与君登籍忆髫初,转瞬今为两隐君。”

基本含义

  • 指年幼的孩子刚开始长出头发,形容年纪轻小。

详细解释

  • 髫初是一个古代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髫和初。髫指婴儿刚长出的头发,初指刚开始。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词语,用来形容年纪轻小的孩子。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年纪幼小的孩子,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描述孩子的年龄、外貌或状态等。

故事起源

  • 髫初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位贤人。相传,髫初是春秋时期的韩国贤人髫髦的名字。髫髦年纪轻小,但才智过人,被人们称为“髫初”。后来,人们将他的名字作为成语,用来形容年纪轻小的孩子。

成语结构

  • 髫初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小姑娘真是个髫初,看起来像个天使。2. 他虽然髫初,但已经展现出了很高的智慧和才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髫初”与“年纪轻小的孩子”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刚长出头发的年幼孩子,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年龄和外貌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于“髫初”的理解。一些类似的成语包括“婴孩初生牛犊不怕虎”和“婴儿学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明:我弟弟才三岁,是个髫初。2. Lily:虽然她只有十三岁,但已经是个髫初的天才钢琴演奏家。3. Tom:他虽然是个髫初,但在数学竞赛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拆字解意

髫初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