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苗
拼音huò miáo
注音ㄏㄨㄛˋ ㄇㄧ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祸根。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我为甚叮嚀劝,叮嚀道,你有祸根有祸苗。”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天那,只为三不从,生出这祸苗。” 明 陈与郊 《袁氏义犬》第四出:“似神差鬼使,寻思祸苗,师门果报。”
基本含义
- 指引起祸患的事物或人。
详细解释
- 祸苗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引起祸患的事物或人。苗指的是植物的幼苗,祸苗就是指引起祸患的源头。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虽然还很小,但是已经有了潜在的危害性。
使用场景
- 祸苗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存在潜在危险的事物或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或小行为,但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行为或言论,虽然还没有造成大的影响,但是已经具备了潜在的破坏力。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魏策一》记载了一个关于祸苗的故事。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韩非的大臣,他在魏国内部引起了很大的纷争和动荡。有一次,韩非在宴会上喝醉了酒,不小心把酒杯打翻在地。当时有人劝他不要理会,说这只是个小事,韩非却说:“这就是祸苗。”他的意思是,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情,但是这种不重视小事的态度会导致更大的祸患。
成语结构
- 祸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这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成为祸苗,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2. 这个小伤口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成为祸苗。3. 看似无害的小动物也可能成为祸苗,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祸苗”与“祸患的源头”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小苗长成了祸患的树,带来了各种问题和困扰。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祸从口出”、“祸不单行”等。也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的故事和典故,了解成语的更多背景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草长成了祸苗,破坏了花园里的花朵。2. 初中生:电脑病毒就是一个祸苗,会给电脑系统带来很大的损害。3. 高中生:一场小小的争吵可能会成为祸苗,导致两个人的关系破裂。4. 大学生:忽视环保问题是一个祸苗,会对地球的未来造成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