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旦
拼音jié dàn
注音ㄐㄧㄝ ˊ ㄉ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元旦节日。 清 朱之瑜 《与安东守约书》之三:“节旦众人交礼之日,不佞不当往。”
基本含义
- 指节日的早晨,也可引申为新年的开始。
详细解释
- 节旦是由“节”和“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节指节日,旦指早晨。节旦原指在节日的早晨,也就是一天的开始。后来,节旦引申为新年的开始,代表新的一年的到来。
使用场景
- 节旦一词多用于写作和文学作品中,形容新年的到来或者新的开始。也可以用于祝福他人新年快乐或者祝福新的一年顺利。
故事起源
- 节旦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节南山》中,原文为“节旦昭回,以莛徂刺”。其中“节旦”指的是节日的早晨。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新年的开始。
成语结构
- 节旦是由“节”和“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属于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喜迎节旦,我们一家人都聚在一起过年。2.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让我们以节旦的心情迎接新的挑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节旦”两个字的发音来记忆。例如,可以将“节旦”联想为“捷蛋”,然后想象在节日的早晨吃到了一个特别美味的蛋,这样就可以记住“节旦”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等,了解其中的习俗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节旦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起吃了很多好吃的。2. 初中生:新的一年,我们要以节旦的心情迎接新的挑战。3. 高中生:在节旦的日子里,我们可以给亲朋好友送上新年的祝福。4. 大学生:节旦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要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