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底里在词典中的解释

底里

拼音dǐ lǐ

注音ㄉㄧˇ ㄌ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底里 dǐlǐ
    [ins and outs] 真情;底细
    不知底里

详细解释

  • (1).内心真情。 汉 扬雄 《答刘歆书》:“谨归诚底里,不敢违信。”《后汉书·窦融传》:“自以底里上露,长无纤介。” 李贤 注:“底里皆露,言无臧隐。” 明 李东阳 《明故资善大夫潘公墓志铭》:“与人交,底里洞见。”
    (2).指内情。《红楼梦》第七五回:“你不知我们 邢 家的底里。”
    (3).内部;深处。 宋 杨万里 《题荐福寺》诗:“千山底里着楼臺,半夜松风万壑哀。”《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岂知神仙窟宅,每遇三千年才一开底里,迸出泥来,叫做‘青泥’。” 鲁迅 《野草·一觉》:“那《沉钟》就在这风沙澒洞中,深深地在人海的底里寂寞地鸣动。”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本质、内在的东西。

详细解释

  • 底里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的东西。它强调了事物内部的真相或实质,与表面现象相对应。底里常常指事物的深层次、内在的东西,或者指人的内心、思想、意图等。

使用场景

  • 底里常常用于描述人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机等,也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的东西。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

故事起源

  • 底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王济传》中。原文是:“智深于底里,亦不拘于常。”后来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底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底”和名词“里”组成。

例句

  •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底里却心机深沉。2. 这个人表面上很随和,但底里却是个骄傲的人。3. 这个问题的底里是他对权力的渴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事物的底部有一个隐藏的箱子,里面装满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东西,这个箱子就是底里。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底里相关的成语,如底细、底下、底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虽然平时看起来很老实,但底里却喜欢恶作剧。2. 初中生:我们要学会看清人的底里,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3. 高中生:这个小说的底里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引起了广泛的讨论。4. 大学生:在商业交易中,了解对方的底里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被骗。5. 成年人:我们应该多关注社会问题的底里,而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