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负盟在词典中的解释
méng

负盟

拼音fù méng

注音ㄈㄨˋ ㄇ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违背盟誓。《史记·郑世家》:“ 庄公 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 考叔 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

基本含义

  • 言而无信,违背盟约。

详细解释

  • 负盟是指违背盟约,不守信义。盟约是双方或多方达成的共同约定,负盟则是指其中一方或多方不履行约定,违背诺言,失信于人。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言而无信的行为,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负盟常用于批评或警告他人不可信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不守信用,违背承诺,或者形容某种行为违反了原本的约定。

故事起源

  • 负盟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鲁国的昭公与晋国的文公订立了盟约,约定共同抵御其他国家的侵略。然而,昭公却在关键时刻背弃了盟约,违背了诺言。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负盟”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负盟由两个部分组成,负和盟。负表示违背、背离的意思,盟表示盟约、约定。

例句

  • 1. 他曾经答应帮我一起完成这个项目,但他最后却负盟了。2. 不要轻易和他合作,他有负盟的嫌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人握手盟约时的场景,其中一个人却突然转身离开,违背了盟约,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负盟”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诚信和信用有关的成语和故事,如“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等,以加深对于诚信重要性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答应一起做作业,但是他负盟了,自己没有做。2. 初中生:他们原本约好一起去游乐场,但其中一个人负盟了,去了别的地方。3. 高中生:他们约好一起复习考试,但其中一个人负盟了,没有按时复习。4. 大学生:他们原本计划一起参加比赛,但其中一个人负盟了,没有参加。

拆字解意

负盟词语造句